全国热线:15607289222

道教百科

联系我们

  • 信辰道长:15607289222
  • 址: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景区磨针井
道教文化首页 > 道教百科 > 道教文化 > 略论道教服饰的几点意义——以张万福《三洞法服科戒文》

略论道教服饰的几点意义——以张万福《三洞法服科戒文》

2017-04-21 10:39:45人浏览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所展现出的服饰风格不尽相同,绚丽多彩的服饰背后反映的是所处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从服饰的流变看,道士服饰,古无定制。南朝刘宋时期,道士陆修静在改革天师道的同时,依据古代衣冠之制,结合宗教需要,制定了服饰制度。南北朝末年,道教服饰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包括对不同等级道士的法服、冠巾、靴履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说明,但总体来看,道士法服还是延续了传统汉族服饰“上衣下裳”之制,即上著褐,下著裙,外罩帔。隋唐时道教服饰基本沿袭前制,原来法服的颜色(青、褐、绯)在唐朝时又增加了紫色。据《山塘肆考》记载:唐代宗时李泌立大功后乞解官为道士,皇帝乃赐之紫衣。高道服紫衣自此为始,而“赐衣之制”也逐渐开始制度化。到了宋代,道士在不同场合穿不同服饰“法衣,褐帔和常服道袍,大衫。法衣是法师执行拜表、戒期、斋坛时穿的……法衣、鹤氅等,一般以直领对襟为多。常服即是道袍,所着的大小褂衣,或名大小衫,这是平常穿的,大多是用交领斜襟的。” 元明清三代,道教的全真、正一两大派着装大同小异,基本承袭古制,清代道士闵一得在《清规玄妙》中对全真道的服饰进行了相关记载。现代道教服饰主要分为常服和法服两大类,常服一般由道巾(全真派混元巾、正一派庄子巾)、长褂(中褂)、白袜、布鞋组成,通常采用黑、青、蓝、白四种颜色;法服方面可分为法衣、经衣,同时戴相应道冠、白袜、布鞋(高功鞋)、执简等。由此可见,道教服饰是在传统汉族服饰的基础上,结合道教思想义理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造,形成了极具道教文化内涵的宗教服饰,而这一宗教服饰在道教发展过程中,虽然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还是基本承袭了古制。

 

唐代是道教服饰发展的一个高潮。随着南北朝道教服饰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到唐代时期趋于成熟,伴随着成熟而完善的服饰制度的不断落实,道教界开始形成了一股统一的“着道服”风气,这股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唐代的士族文人,到唐末五代之时,俨然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

 

张万福,唐代道士,生卒年不详,长安太清观史崇玄的弟子,是继刘宋陆修静之后、唐末五代杜光庭之前的道教史上对道教斋醮科仪的编撰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与二人并称为“科仪三师”。 据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记载,张万福曾在唐玄宗时参加《一切道经音义》的编修工作,在他编纂和辑录的道教科书中,他大多自署“三洞弟子京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或自称“京三洞弟子清都观张万福”,如《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的题记中写到:大唐先天元年,岁次壬子十二月丙申十二日丁未,太清观道士张万福谨记。 可见,张万福当时主要活跃于京城长安的清都观和太清观。据记载:

窃见金仙、玉真二公主,以景云二年,岁次辛亥春正月十八日甲子,于大内归真观中,诣三洞大法师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河内郡开国公,上柱国太清观主史尊师受道。

 

据上可知,张万福大致生活于唐代中前期,约公元684~779年,在睿宗、玄宗时为长安太清观道士,作为当时京城的一名高道,张万福还担任三洞高功法师,亲自为金仙、玉真二公主传授道箓。作为“科仪三师”之一,张万福十分重视道教的斋醮科仪,虽散佚较多,但仍有《传授三洞经戒法策略说》、《三洞法服科戒文》、《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戒法策择日历》、《洞玄灵宝三师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文》、《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策立成仪》等。从这些现存材料看,足以说明张万福是继陆修静之后、杜光庭之前道教科仪方面的重要整理者和发展者,为现今研究唐代道教斋醮科仪提供了珍贵的文献。

张万福作为唐代斋醮科仪的重要整理者,那他对道教服饰又做了怎样的要求呢?这里笔者以《三洞法服科戒文》为主要文本,以此揭示张万福在对道教服饰说明时所展现的几点意义进行解读。

 

第一,道教服饰对修道者的约束。张万福是“科仪三师”之一,对斋醮科仪十分关注,尤其是道士服饰方面,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据《三洞法服科戒文》云:

冠者,观也,内观于身,结大福缘,天地百神,威奉于己。

 

帔者,披也,内则披露肝心,无诸滓秽;外则披扬道德,开悟众生。使内外开通,彼我皆济,随时教化,救度众生,一切归依,此最为上。

 

褐者,遏也,割也,内遏情欲,使不外彰,割断诸根,永绝萌蘗;外遏贪取,使不内入,割断诸物,永无烦恼。内外遏绝,物我兼忘,行道诵经,不可阙也。

裙者,群也,内断群迷,外祛群累,摄化万物,令入一乘,永出樊笼,普令解脱。

 

这里张万福首先借助冠、帔、褐、裙的同音,并结合道教思想和修行要义来诠释道教服饰所具有的宗教意义,同时还折射出了脱俗、简淡、雅致的道教文化内涵。修道者穿上法服,便意味着正心诚意地接受宗教道德的束缚,意味着他们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身份,而修道者看到它们,就会联想到这样的服饰所代表的道教宗教内涵,可以在日常生活、修道中时刻提醒自己“内观于身”、“虚心静虑”、“常使无欲”、“救度众生”、“普令解脱”,这种无声的道德教化的作用对道教徒日常的行为和意识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管理。

 

第二,道教服饰对百姓的教化。道教服饰不仅对道士本身具有一定的约束,同时也更大程度地区分了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差别。普通百姓见到道教服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能够警醒世人、教化百姓。张万福在《三洞法服科戒文》中提出了一个总原则——“暂假衣服,随机设教”。

 

太上曰:上圣无形,实不资衣服。但应迹人间,而有衣服。若归真反本,湛寂自然,形影尚空,何论衣服。今虽示迹,略有九阶、要而言之,大归二种:一者无衣之衣,谓四梵以上,妙体自然,变化无常,本无形质,或隐或显,应见化身,接引下凡,暂假衣服,随机设教,逐境分仪,神用自然,变化不测。此不衣而衣,示同凡也。二者有衣之衣,谓三界以下,乃至弃贤,形质尚麤,未能合道,游行出处,要籍威仪。衣服阶修,致有差别,又有七种,须案奉行,劫运虽倾,此法无变。

 

一般认为,这段话包含着两层含义,即“无衣之衣”与“有衣之衣”。一是仙界的上圣高真,本身就是变化无常,或隐或现,没有形质的,他们要教化百姓,训诫世人,必须借助人世间的服饰装束;二是对于普通道士来说,他们还在修道过程之中,尚不能“与道合一”,因此形质尚粗还需借助服饰来区分修行和品级,以展现宗教的神圣和威仪。通过“无衣之衣”和“有衣之衣”的双重方式,让百姓在“无形”与“有形”之间逐渐被宗教教化,从而凸显出道教“防非止恶”,“善道教化” 的社会价值。

 

第三,道教服饰彰显道士的等级品次。《三洞法服科戒文》云:

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四者洞神,玄冠青褐;五者洞玄,黄褐玄冠。

 

六者洞真,褐帔用紫纱三十六尺,长短如洞玄法。

 

七者三洞讲法师,如上清衣服,上加九色。

 

张万福把道士分成七个等级,道士等级品次越高,他们服饰也越加华美珍奇。当然道教服饰的复杂和华丽,同时也折射出现实社会中的等级制度。值得说明的是,在《三洞法服科戒文》中,张万福对上圣高真的服饰做了极为细致地描述,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仙人服饰的生动描绘,表达了道士对“长生成仙”的一种渴望,历代道士以这种渴望作为内在驱动,进而约束自身行为,激励修行,以此展现“圣俗有别”的道教世界。

 

第四,服饰制度使道教更加神圣。我们发现,唐代道教服饰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三洞法服科戒文》就有46条法服科戒。所谓“科戒”是指以约束道士和规范道士言行的条规,指导道士生活、修炼的条文。 张万福在文中指出,道士入道时要举行授予法服的仪式,对法服的日常保管也做了详细的说明,而且对法服的制作也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这些法服条规,不仅要求入道之士时刻记住“道士”的身份,而且在穿着法服举行斋醮时,也保证了道场应有的庄严和威仪。与此同时,在制作法服时不能用“五彩”“非义物”、“锦绣绮”、“不依法”,这实际上就是为保证道教法服在传承过程中的统一性和持续性。

 

服饰,既是一种文化表征,又是社会文化的体现。 张万福对道教服饰的解读,一方面使道教服饰中所蕴含着的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得到诠释,另一方面通过服饰制度的不断完善,道士服饰的不断落实,使服饰的“善道教化”不断凸现,这不仅有助于宗教对百姓的道德教化,而且“着道服”的风气,为五代两宋时期的社会新风尚开辟了先河。

 

(感谢作者供稿,原文曾发表于《茅山道讯》2015年第3期)


来源:道教之音
http://www.daoisms.org/article/sort018/info-29478.html

Copyright (C) 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武当山道教武术馆 2014-2015 鄂ICP备16022059号 公安部备案号:42039002000138